核心提示:应我校资源与环境学院蔡鹏教授邀请,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曹彬副教授和美国密西根州立大学张伟副教授于9月23日来我校进行学术交流,分别作了题为“Biofilm Biology-informed Biofilm Engineering for Environmental Biotechnology”和“Antibiotic resistance in vegetables:A new frontier”的学术报告。
(资源与环境学院通讯员 王鹏 供图 牛雪珂)9月23日应我校资源与环境学院蔡鹏教授的邀请,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曹彬副教授和美国密西根州立大学张伟副教授来华中农业大学进行学术交流。
23日上午,曹彬副教授和张伟副教授于华中农业大学微生物国家重点实验室B座103分别作了题为“Biofilm Biology-informed Biofilm Engineering for Environmental Biotechnology”和“Antibiotic resistance in vegetables:A new frontier”的学术报告。报告会由蔡鹏教授主持,刘广龙、戴珂、吴一超、高春辉等老师及诸多研究生参加了交流与讨论。曹彬副教授重点介绍其最近在Science Advances发表的工作,通过在大肠杆菌胞内导入一个感光基因,从而达到通过近红外光和蓝光调控细菌c-di-GMP表达水平,进而深入理解光控生物膜形成机制。
张伟副教授主要介绍了植物对不同分子量药物的吸收及抗性基因在植物中的迁移等方面的工作,并提出未来需要重点研究土壤-生物膜-植物系统中抗性基因的转移等工作。
最后,两位老师与研究生们进行一对一的答疑解惑,并给课题组未来的研究工作提出了宝贵的意见和建议。
【背景资料】
曹彬博士是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土木工程与环境工程学院(CEE)副教授和新加坡环境生命科学工程中心(SCELSE)首席研究员。2008年获得新加坡国立大学化学与生物分子工程博士学位。博士后期间在华盛顿州立大学和西北太平洋国家实验室(PNNL)参与美国能源部资助项目。他主要关注一微生物生物膜应用为基础的跨学科研究,以理解和解决环境可持续性问题。现任Water Research副主编,Applied Biochemistry and Biotechnology助理编辑,以及Environment International编委。
张伟博士为美国密西根州立大学环境与土壤物理副教授。2010年康奈尔大学环境工程博士,2006年俄克拉荷马州立大学生物系统工程博士,2000年南京大学环境化学学士。重点研究新型污染物(抗生素、耐药菌、抗性基因、工程纳米颗粒物及微生物病原体)在土壤-水-植物体系里的环境过程及影响。担任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Quality、Canadian Journal of Soil Science的副编辑。2019年当选美国土壤学会土壤环境专业委员会主任。曾获美国农业部New Investigator Award、美国国家研究委员会Research Associateship Award及康奈尔大学Liu Memorial Award。